时代飞速,她却慢下来追寻艺术
在一个全球加速发展的时代,万事万物总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前行。但也有人选择停下脚步,以一种节奏相对缓慢的方式,感知生活中被忽略的美好。
他们沉浸于艺术的世界,比起机械生产他们更爱动手创作。他们痴迷于物件的细节肌理,寄情于作品的自我表达,并从中收获启示、认同和情感鼓舞。
来自珠海德威国际高中13年级的Dell,就是那个选择慢下来的人。

Dell生于黑龙江,在那里度过了大部分童年时光。北方相对保守的氛围从某种程度上形塑了她内敛的性格。
许多人常会受制于当下,对暂时被遮蔽的内在迸发力和可能性浑然未觉,直到进入新的环境。初中时期,Dell随父母迁居珠海。无论是气候、文化还是生活方式,沿海地区都与东北内陆截然不同,但让Dell深感意外的是,她竟然完全融入了这种迥然有异的气息:“我惊喜地发现,潜伏于我内心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自由和开放的南方,被完全释放出来了。”
Dell的父母都是热爱艺术的人,一有机会就会带她到各地看展:“建筑、书画、陶艺、扎染、装置艺术……各种形式都有。我妈妈跟我说,艺术需要同时和人、和生活打交道。与不同的艺术作品接触,我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好奇,也变得更外向、更愿意敞开心扉和不同的人沟通、交流。”
入读珠海德威之后的Dell,在丰富多元的联课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拥有了更多打开自己、认识自己的机会。在学校“无围墙一周”(Weeks without Walls)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她曾去三亚冲浪、去阳朔攀岩,在海里站起来、在攀登中克服畏高,小小的成就感不断积累,也垒高了她的自信。
某次“爱丁堡公爵国际奖”(The Duke of Edinburgh's International Award)中,她和来自不同年级的同学们一起深入香港荒郊徒步、扎营,五天无法洗澡的苦行不仅让她经历了生存的考验,锻炼出强大的意志,也让她和不少德威小伙伴结下了珍贵的“革命友谊”。

Dell 说道,“艺术需要从一个抽象的想法开始,通过调研、分析、实践,把它最终具体实现。在德威,打破年龄壁垒的学院制和丰富的国内外实践机会让我得以不断尝试新事物、结交新的朋友,他们为我带来了无限灵感,激发我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的认知,这对于我的艺术创作有非常大的益处。”

在艺术细分领域中,Dell钟情于手工制品,专注于面料和质地。2020年,通过用采花、敲花工艺得到的汁水进行布料扎染,她参考墨西哥亡灵节传统创作了自己第一个正式的手工作品——《重生》,并用于大学申请。她认为,艺术领域极其宽广,没有边界和条条框框的限制,不同的形式均能够充分表达艺术家真实的内心。“你会感到,理性世界原来可以变得这样感性,时间也因艺术放慢,给人类留了更多的空间。”


因想尝试从不同的媒介寻找设计灵感,她从自己非常喜欢的小说《摆渡人》中寻找灵感,创作了《爱的救赎》(The Salvation Of Love)系列作品。她通过纯艺和面料的结合将“爱情”这个抽象的概念用服装的形式展现出来,并运用色彩以及自己比较擅长的手工编织技巧,让作品在不同线材排列中呈现出故事感。

她又补充道,艺术能够传递情感,有治愈和安抚的力量。回忆起等待Offer的那几周,她说:“不少同学都很焦虑,我却只专注于我的作品,感到出奇地平静。”
Dell自嘲“脑子转得比较慢”,想法总是很多,常常无从分类、捋顺,在选择大学时尤其如此。在德威艺术科目和升学指导老师们的引导和帮助下,她慢慢将自己思路理清,对未来的职业方向也更明晰。
目前Dell心仪的是爱丁堡大学 (QS世界大学排名20),她认为在这样的综合性学校就读,将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艺术专业以外的不同课程和人,碰撞出不同的灵感火花。
高中毕业在即,Dell计划与学建筑的同学合作,把建筑和服装两个看起来不相关的领域结合起来,从建筑外形到内构,从服装廓形到面料,共同创作出一个跨界艺术作品。
曾梦想着为自己设计婚纱的她,希望未来拥有自己的设计工作坊,在服装设计中“面料”这一细分领域继续深造,追寻艺术的新高度和可能性。